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09的文章

用小的相機包就沒辦法裝飲料,用側背包就沒辦法保護相機,每次都搞得我像條狗一樣......

いい天気、でした

いやぁぁ〜〜暑かったよ。

台灣的網路*普及度很高,聽說啦,不過我看不太出來

台灣近十年來時常發生農作物生產過剩造成價格低落的情況,雖然我沒有深入追究原因不過推測應該跟之前的蛋塔、巨無霸麵包…等等商店的興衰差不多——一窩蜂——只要認為有商機就瘋狂投入,不考慮該市場能容納多少賣方的盲目投資吧。每次看到那樣的新聞我就會想:農委會、農會到底在做什麼?只是一股腦的推廣技術嗎?有沒有研究過除了出口之外的,本土的(這個本土指的是不用經過農產檢驗,也就是只要非輸出國外的地區)需求量?有沒有互相了解彼此的生產量?稍微學過,或是即使沒學過經濟學而只要有一點腦袋的人都會知道「相同產品,生產越多,價格越低」,那為什麼沒有一個單位來控制這個量呢?就只會一次又一次的舉辦一元促銷,請人代言促銷,這些能有多少作用?一元促銷賣完了能賺多少?請人代言促銷又能實質賺到多少? *網路:廣義網路除了交通網路,泛指能夠傳輸語音、資料的線路。

第一次壽山行

不過不是騎這台,是騎公路車。 第一次碰到那種稍微不拉煞車速度馬上就上升很多的坡;第一次碰到已經是最輕的檔位+站起來抽車還抽不動的坡;第好幾次覺得巧克力胎好吵,其他感覺都很不錯。

才熱一天就又變冷了

不過這是之前拍的照片。

又是過度消費又是貪婪症的

LFC的老大CB說數位攝影造成了過度消費,某個有名的光學評論家EP說除了徠卡之外的日本相機公司是貪婪症的推手。 進入了數位攝影時代才開始過度消費嗎?才有貪婪症嗎?或許從時間點上來看好像是這樣,但是因此而導出「數位攝影→過度消費/貪婪症」的公式好像怎麼也說不過去吧。在底片攝影仍為主流的時代就不會出現過度消費與貪婪症嗎?換個方式問,如果數位攝影不曾存在,如果繼續用底片拍照,那即使一個人擁有再多台的相機都能不算是過度消費與貪婪症嗎?一台M3+外掛測光錶就能做到現今M6可以做到的事情了,誰能告訴我為何M3要停產以及M6要推出?推出黃金打造的相機又算什麼?鈦合金的呢?艾瑪仕?這些「底片」相機又何嘗不是一再的利用「貪婪症」所推出的「過度消費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