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D有的沒的(1)

20D上市已經好幾年,速報、開箱文、評介文也早就不知道被寫過多少次,它的後繼機也已經推出三台了,不過對我來說它還是個剛入手外加燒燙燙的新相機;趁著Jerry從軍報國之前趕快把20D借來好好地研究研究。

一、整體──先來個360度的檢視吧

關於它的第一印象:很大台,不用特別拿我之前所擁有的任何一台相機來比較就可以明顯看出,由於採用大口徑接環的關係,雖然APS-C片幅的反光鏡較小,鏡箱的體積還是無法縮小,再加上其工作機的性格,整台機身看起來非常壯碩。不過正因為體積很大,20D有足夠的空間去考慮如何讓使用者有更好得握持感;握把(grip)的大小剛剛好,右手(我單手即可抓起籃球)不會像抓*istD時那樣小指懸空,勾住機身的手指與機身間也幾乎不會有空隙,鏡頭與握把間的距離夠寬,不會讓左手與右手打架。位於右肩的各個按鍵配置承襲自10D的設計(在其之後的30D還是沿用同設計,不過40D、50D的按鍵功能又做了重新配置),在尚未實際使用之前總覺得按鍵放那麼遠可能會很難按,但其實還好(也可能是因為我手指長),手指能很自然的放到按鍵上,按鍵夠突出,雖然與*istD的回饋力道不同(還蠻像Wii Rimocon的按鍵)但是夠明確,BRAVO。相較之下,左肩上的模式轉盤就顯得不足,質感就不管了,雖然檔位明確,但是摩擦係數太高,所以並不好轉。鎂合金機身,雖然沒有施予防滴處理,但整體組裝品質良好。堅固的機身,即使是碰到小雨,只要稍作遮掩應該還是可以順利完成拍攝任務吧。說到遮雨,下大雨的話當然是塑膠材質的東西才有防水效果,但是如果是毛毛雨的話,其實用手帕或是毛巾的效果比較好唷,還可以防止水滴到處流。

機身左側的部份,大口徑接環所造成的大體積提供左手相當好的支撐,但是把鏡頭釋放鈕設置在接環正左方這點我個人不是很滿意,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20D的鏡頭釋放鈕造型相較於機身其他線條太過突兀,左手拇指要按景深預覽鍵的時候總會有動作被阻礙的感覺,還有當我想換鏡頭的時候,我必須將原本扶著鏡頭的左手放開才能去按鏡頭釋放鈕,右手也必須放開握把才能卸下鏡頭──懂我所說的問題嗎?如果是使用舊的FD接環就可以讓右手不離開握把,而只用左手按下鏡頭釋放鈕並且直接轉開鏡頭,或者是OM接環也有類似的設計*2,K接環雖然沒有採用將鏡頭釋放鈕設置在鏡身上的設計,而是將該鈕放在接環右下方,只要用右手的食指或是中指去按住釋放鈕而不用放開握把就能用原本就扶著鏡頭的左手卸下鏡頭,那樣的設計讓使用者以最快的速度回復到拍攝姿勢。雖然Nikon、SONY、Olympus、Panasonic都是採用和Canon相同的設計,不過我還是較偏好前面提到的設計(無奈OM與FD系統早已被淘汰)。

機身後方的接目鏡設計的較為突出,讓鼻子不用貼在機背上。接目鏡視點20mm,算是夠方便戴眼鏡的使用者觀看,但還是必須稍微移動才能觀看到觀景窗的角落;緊鄰著觀景窗右下方的是首次出現在Canon單眼系統中的多方向搖桿──它叫做多重控制器(Multi Controller)。雖然十字鍵之類的方向選擇鍵最早也曾在EOS 30/33上面出現過,但一直不是Canon單眼系統作為選擇對焦點操作的主流;熟悉Canon單眼系統的人應該對EOS 1V──用轉盤操控45點對焦點的設計依然記憶猶新吧,雖然工程師們的巧思讓使用者可以在45個對焦點間飛快地穿梭、選擇,可是使用者們需要的是更加直覺的操作,不只是在拍攝行為上的,還有相機電子介面操作上的,而這就是他們所推出的解決方案(當然,使用者還是可以選擇以傳統的方式操作)。對於習慣其他採用十字鍵設計的我來說,這小東西足以令我對Canon的好感度提升不少,可是它並不好用:太容易被誤按,且斜上以及斜下的操作並不靈敏,再加上距離眼罩太近,習慣以指腹操作的我指尖都會卡到,所以後來乾脆放棄了,只使用中央對焦點。另外由於副指令轉盤與多重控制器的位置相對於我的拇指較為下面,為了使用副指令轉盤把手掌往下移的話機身後方右上的防滑造型就變得沒有作用而使抓握較難施力,我想這也是後來7D將該防滑造型改為延伸至較下方設計的原因吧,從記憶卡蓋子靠近下方被磨損得較光滑的部份也能看出一二(這台相機原本Jerry的,所以可以從使用痕跡看出來),是說這種副轉盤與止滑造型的設計從底片機時代就大抵固定了,難道都沒有人覺得在一般握持姿勢時會發生問題嗎?機背最後就是我感到匪夷所思的電源開關位置——總覺得就像是順便設在那邊的,順便設在副指令轉盤鎖,不知道是不是Canon工程師覺得工作機不用常關機所以就放在左右手都不那麼就手的地方?

整體來說,我覺得這是一台非常稱手的相機,20D良好的人體工學設計讓我在拍照的姿勢不會太彆扭,這對於握持的穩定性也有相當的助益,但因為重量的關係,相同操作時間下,我還是覺得比使用*istD還要容易累。總之,手上還有20D的朋友們就請繼續好好地使用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