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右手的相機,左手的相機


Olympus E-P1與Pentax K-5,兩台我後來入手的次世代可換鏡頭相機(*1),雖然在體積與功能上都比起老機大大滿足我的要求,但是拿起來總覺得不太稱手。以前拿著*istD或是EOS 20D的時候,當然雙手握持(左手扶持鏡頭機身連接處,右手抓住右邊握把)是一定很合手,就連右手單手抓握相機拍攝時也不會太吃力(即使EOS 20D比較重),可是這兩個新朋友用右手單手拍照是怎麼抓怎麼不順。E-P1重量也不會比*istD重,沒道理單手拿反而比較累;而K-5雖然比較重一些,但是握也比*istD較深也更大,怎麼可能比*istD還難抓(當然,最好抓的還是握把肥茲茲的EOS 20D)。某天在把玩GR1s時突然發現,原來關鍵就在於右手拇指的位置上。

剛入手GR1s的時候,每天出門總會帶著它,然後三不五時就要拿出來把玩一番。把玩著把玩著,突然看到拿著GR1s時的手,前方抓握的中指用靠近食指這側整個貼著相機前方握把的防滑膠皮(*2);無名指末端鉤住膠皮下半部與機身底部;小拇指緊貼在無名指旁,但不直接接觸相機。而負責支撐整個後方握持的拇指,對我來說最輕鬆也最具有穩定效果的姿勢就是拇指完全伸展,讓指腹以及拇指根部的手掌那塊肉的部分都能貼在機身後方。重點就是要讓拇指指腹接觸相機的位置要比置於機身前方的中指更接近相機光軸,相機才會最穩固。可是拿E-P1時右手拇指放的地方剛好在後方螢幕右上角,但這個螢幕的外框凸出於機背大約1mm左右造成拇指,而且材質又是滑不溜丟的金屬,所以拇指只能往右移動到後方揚聲器上面。雖然揚聲器右側緊鄰的金屬轉盤凸起在造型上看起來才是原廠要設計給拇指放的地方,但是如果依照這個抓握位置的話拇指向前施力的方向就會對準握持機身前方的中指的第二指節(從指尖算起)了。大家不妨試試看,拿一本兩公分厚左右的書,然後想辦法用中指第三節與拇指來夾住書本,我想這絕對不會是一件輕鬆的事。

K-5的情況也差不多,因為拇指輕鬆伸展的位置被放了一個機背轉盤(可惜從*istDs之後的機種都是這種設計)所以拇指,只能往右去抓AE-L下方的防滑貼皮,不能在最有效的機背位置給予支撐。K-5的前方握把是比較大的,所如果只是單純抓握的話或許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實際上K-5的握把還是比20D的窄很多,單右手握持時沒辦法填滿我中指、無名指跟小拇指到手掌的間隙以致於機身穩定不容易保持。再加上大拇指要去按機背的小綠鈕或是AF鈕時還要從原本的防滑膠皮的位置挪開,在前方三支手指無法有效緊握機身的情況下要移動支撐的大拇指真的很費力。

而最後的結果就是,使用E-P1跟K-5時都是用左手拿相機,然後右手「只是支撐&按快門」。這樣拍攝雖然也沒啥問題,但是就沒辦法很輕鬆的單手拍照了。然後我突然很懷念GX100的握把,他的造型比起GR1x/GRD都更加合手,而較柔軟的膠皮讓觸感更加舒適(雖然這讓它的損耗更加快速),不過如今它已不在我身邊。

順便統計了一下我的「左手相機」,目前有:E-P1、K-5、67、645N;而「右手相機」則有:ME、MZ-5n、*istD、20D、GR1s。其中的645N雖然有著突出又好握的握把,但是那個重量實在不是單右手就能負荷的,所以也是歸類在左手相機這邊。

*1:依照我的定義來說,所謂「次世代」主要是以是否有搭載LiveView這項功能來區分。因為早期的可換鏡頭相機因為感光元件技術的問題,無法像Campact DC那樣透過機背LCD來取景,而只能以光學觀景窗來取景拍照。像是本文提到的*istD與20D都是屬於上一世代。

*2:且讓我不厭其煩地說明關於這個零件的譯詞我會選擇「防滑膠(貼)皮」而非「蒙皮」,因為後者原先是被用來指稱「包覆在飛機表面的材質」,因此採用我剛進入攝影領域時所聽聞的詞彙來指稱。另外,作為「蒙皮」一詞來源的skin在像是Leica M或是Nikon FM2這些機身沒有什麼起伏線條的相機上所貼的「平整」膠皮(或真皮)也會使用,不過為了統一,選擇與形狀多有起伏的rubber共同使用「防滑膠(貼)皮」。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