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K-30身世之謎

躲貓貓

前陣子看到一個算是令我感到有些驚訝的消息:PENTAX RICOH(後簡稱P&R)在アサヒカメラ2013年1月號的相機專訪指出K-30是K20D的後繼機。
或許會有人覺得不能接受,並且認為Pentax在APS-C的產品就只有入門與中階,而K20D是中階機種,K-5又是其後繼機K-7的後繼機種。再加上據傳K-30的開發代號是K與英文字母的的組合,符合原本K-x/r入門產品線的命名規則,所以位階應該低於K-5,即使加入耐候設計與提昇部分規格也頂多算是K200D的後繼機才對。

不過首先要說的是P&R很早就表示過K-7並不是K20D的後繼機,而是比它更高層級的產品,所以K-7後續的K-5/5II(s)當然也不會在K20D的系譜之下。我想看到這裡還是會有人想說前面講到的開發代號的證據,而且K-30還少了K20D家系,甚至是K200家系的一個特徵,那就是垂直快門手把。

更弔詭的是,上述消息是在アサヒカメラ2012年6月號K-30評測之後的訪談中所做的回答。但是在2013年6月號的訪談內容雖然沒有觸及K-30的定位,但在最後的相機年表中又是把K-30放在K200D後面,而K-7與K-5系列則是在*istD的後面,K10D與K20D反而是較低的位階。而隨著最新的K-50推出,K-30的階級好像又更加確定:至少不是K-r,K-50在定位上才是K-r的後繼機,在文宣上也是以「第一台耐候入門機」作為宣傳口號。至此,K-30似乎坐實了較高階機種的排位。

就在文章寫到一半的最近又看到一篇長期使用報告讓我的想法有些改變。簡單的說該文作者認為PENTAX現在的作法有別於一般單純以性能或規格的高低來做出產品階級劃分,而是讓每一台相機擁有自己的個性。所以K-30在推出的時候才會用「快速」這樣的形象來宣傳。大部分的人在看到「快速」的時候或許會狐疑說論速度,K-5每秒最高7張連拍速度還是比較快吧。但仔細看過這篇文章後我認為的確有幾分道理。首先,K-5在開啟變形修正、色散修正或是數位濾鏡等功能時大多會覺得拍照後處理時間或是資料寫入速度大幅降低。而這問題其實就出在14bit A/D轉換器上——也就是資料量太大了。在同網站的另一篇Nikon D7100長期試用報告也提到了為了提高每秒連拍張數與寫入速度就必須將色彩深度降為12bit(當然還有其他需要調降的部分)。這問題搬到P&R,P&R因此直接為K-30選擇了負擔較低的12bit轉換器,雖然得到的細節稍微減少,但也因此讓整體效率提昇。配合新的對焦感應器演算法與對焦點擴展都讓K-30在表現上比起K-5系列更適合動體拍攝。而搭配上與K-5同等級的近100%視野率觀景窗與雙電子轉盤則是為了消除階級落差,讓人更專注於兩者性格上的差異。當然,可以說這是該文作者與我的猜測就是了。

啊對了我沒有K-30所以一切都只是妄想&猜測。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