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D有的沒的(2)


上一篇在這裡。隔了這麼久,現在我把20D給買下來了,所以又來繼續研究研究。我這個長年使用Pentax相機的人要來談論Canon的相機操作總會帶有比較的意思,使用Canon的人看看就好。

二、操作——相機用起來順不順暢,小地方的影響也很大的

我拍照時最常使用的功能是曝光補償,不過當時還不是很熟悉20D的測光特性,所以沒有像*istD那般頻繁的使用。20D的曝光補償功能是在機背的副轉盤,但是必須是在啟動測光後(也就是先半按快門一下讓觀景窗內的LED亮起來)才能使用。這點讓我很不習慣,因為*istD有獨立的曝光補償鍵,即使不先半按快門,按住該鍵後(其實這時就啟動測光了)再轉動前轉盤就可以操作。而且我的鏡頭大部分都是手動鏡(即使用自動鏡也大多轉MF),所以久了以後我的拍照流程就變成:看到景物→預想相機會給的曝光值→決定自己想要的曝光值→設定曝光補償→對焦→構圖→拍攝。但是在20D上 面我就只能先半按快門啟動測光然後再曝光補償,之後才構圖、對焦、按快門。偏偏它不像*istD可以調整測光啟動多久,預設持續時間又太短……不過我想除了去習慣它之外也沒別的辦法了吧。另一個常用功能是對焦點選擇,這功能跟曝光補償一樣,不接受在測光沒有啟動的時候使用,所以我要抱怨的點也一樣——林北不能按快門之前先決定我要用哪個對焦點嗎?

快門旁邊的功能鍵操作方式也是我這個新Canon使用者很不習慣的地方之一,因為除了最新的60D之外,從10D、20D、30D、40D、50D、 7D、5D或是5D Mk2,每一台都是一顆按鍵可以調整兩項功能,可是!だが!しかし!為啥20D你標示在左邊的功能要用右邊(食指)的主(前)轉盤操作,標示在右邊的功能卻要用比 較左邊(拇指)的副(後)轉盤操作啊?誰看到「AF.WB」時不會覺得副轉盤選擇AF模式主轉盤選擇WB模式嗎?這點就不得不說*istD做得很好,只要有功 能會動到轉盤,相機都會有標示告訴你該轉前面的還是後面的。而操作Av跟Tv的轉盤也一直在改變。在M模式的時候主轉盤操作Tv副轉盤操作 Av,到了Av模式後就變成主轉盤操作Av副轉盤操作曝光補償,換到Tv模式時又變成主轉盤控制Tv副轉盤控制曝光補償,然後P模式的時候是主轉盤控制以 Tv為主的程式偏移(SaftyShift@C.Fn)副轉盤控制曝光補償。我現在在碰轉盤之前都要先對自己默念哪個轉盤是幹嘛的,所以我還要再抱怨一次:20D不會像*istD那樣會告訴你什麼時候該轉哪個轉盤。該死。

20D是一台反光鏡的聲音會讓人為之一振的相機,雖然在需要安靜的地方可能比較不適合。倒是如果是拍攝人像的話,那種響亮的快門聲所形成的節奏說不定反而會有助於拍攝進行呢,因為聲音聽起來蠻爽快的,不過它的反光鏡震動也不小就是了。帥氣的黑色快門鈕行程較*istD長,且兩段觸感更為明確,對焦反應也很迅速,幾乎是還在按下快門第一段的時候相機就會開始啟動AF了。雖然跟*istD同樣是超過五年前的機種,不過還是讓我有「升級」的感覺(笑)。是說*istD是03年的機子而20D是04年的機子,會比較強也是應該的吧,哈哈。RAW檔也跟*istD一樣拍完六張後就必須休息一下,等它輕空緩衝記憶體才能繼續拍,不過不同的是,20D只需喘兩口氣就可以繼續拍,但*istD則像是快斷氣那樣得休息好久才能再拍下去,光憑這點就值得為20D喝采了。BRAVO!不過它當然不是只有優點,在單張拍攝模式時,快門鈕必須完全放掉才能拍下一張。這有點打斷我原本習慣的拍攝節奏。20D最高每秒5張的連拍速度即使在現在也算是很快,很適合用來捕捉運動的物體,可是我比較需要的是拍攝人像時大約一秒一張左右的節奏來捕捉,而需要完全放開快門會讓我比較沒辦法維持機身的位置,我覺得我會被那樣會分散注意力。聽說30D就有改掉了。嗯,所以,扣分。

還有它的電源位置真的不是那麼就手。Nikon跟Pentax都能用右手直接啟動並且立刻拍攝;SONY(舊Minolta/KonicaMinolta)雖然沒那麼方便但至少也是在左手隨便就碰得到的地方,但Canon的這個設計從EOS 1系列沿用到現在已經十幾年了,不知道為什麼都沒人想要改,直到最近的7D跟60D才又不知道為什麼改成SONY的位置。不過這個問題還算好解決,只要不關機就好了,反正DSLR待機很省電。

比起Pentax,在Canon要找一支普通馬達的鏡頭可能還比較難。我手上的 EF 28/1.8跟EF28-105/3.5-4.5這兩支鏡頭就都是超音波馬達,也支援MTF全時手動對焦,在使用的時候我發現,對焦環跟距離尺的轉動角度比例約為2:1。這或許沒啥大不了,不過卻讓我想到:這的確是個解決對焦速度和手動對焦精度的好方法。透過縮小馬達帶動距離提昇對焦速度,另一方面透過齒比加大對焦行程來增 加手動對焦時的準確性,雖然這兩支鏡頭的對焦手感依然差了傳統的手動鏡頭一大節,但至少不會像是Pentax DA18-55或是其他副廠鏡頭的對焦環那樣,稍微碰一下焦點就飛了好幾公尺遠。嗯!真是聰明哪,工程師。

更新:後來發現可以透過設定讓副轉盤直接選擇對焦點來讓原本的對焦點選擇鍵變成獨立曝光補償鍵,而且即使不用先半按快門也可以直接操作,但是會產生兩個問題:第一,不先半按快門的話觀請窗內資訊顯示LED並不會亮,所以只能看機頂液晶螢幕來看現在是否有補償或是要補償多少;第二,把副轉盤設為對焦點選擇專用以後會讓20D立刻「升級」成三位數等級——在M模式時只能用主轉盤設定Tv跟Av。

還有,20D主轉盤的垂直朝上設計讓它很不合食指的移動方向,即使不相Nikon F6或是Pentax K-7那樣龜毛地特別研究該傾斜幾度才符合人體工學,至少也做個水平配置或是像部分SONY α系列那樣與快門鍵垂直會更好。不過讓它難以使用的最大原因我想還是摩擦係數太高的關係。總之,那個主轉盤很難轉,比EOS 30還要難轉,難轉到我覺得如果我用20D做主力的話說不定過一陣子我的食指指紋會被磨光。

20D跟EOS 30兩者觀景窗看起來差不多大,不過因為20D實際倍率比較大,所以下方的資訊LED看起來比較大,而且距離上面的對焦屏也比EOS 30來得遠,結果就是雖然要看到整個取景的範圍只需要很輕鬆地靠近觀景窗就行了,不過想要看下方的曝光資訊時前者20D還是要上下移動才能看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