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媽!我摸到徠卡了!

感謝很久很久以前,小帽大方出借這一套要價一般上班族好幾個月薪水的Leica M6 non-TTL+Summicron-M 1:2/35。不過這篇不會有用它拍的照片,老早就沖好放在另一篇

身為一個器材控,當然要寫些器材的東西,不過再怎麼說我也是個Pentax人,即使用過Nikon FM2、Canon AE-1Program、Minolta X-700、Canonet QL GIII17等相機,接觸時間最久的還是Pentax的機子,所以很自然地會用過往的經驗去比較新拿到的相機的操作體驗。這只是我以一個長年使用同一種品牌的相機的人的喜好去做的比較,或許會有人說怎麼能拿徠卡跟其他相機比,但對我來說相機就是相機,扣除掉光學上的表現,其他就是使用者最直接會面對到的地方,剛好那些地方就是我很在意的部份&特別會有偏見的部份而已。就這樣,正文開始吧。

***
我拍照的習慣眼是左眼,這讓我在使用SLR的時候偶而會碰到些問題:拿相機的右手的拇指會碰到我油油的鼻子,再沾上鼻頭的油之後偶而不小心就會碰到眼鏡右邊鏡片,然後眼鏡就弄髒了。所以就這點來說,RF一律偏左的觀景窗算是比較適合我的設計吧。另外,這種觀景窗的最大特點就是不會因為鏡頭光圈較小所以變暗,這整個讓我即使是在晚上拍照也能看得非常清楚、非常爽。而且它的觀景窗並不像一般日系低價RF那樣是有色的(手上的Canonet QL17就是藍色底+黃色框線),實像疊影對焦區也非常清晰。疊影對焦區操作方式基本上跟裂像對焦屏差不多,不過在碰到像是樹枝或是草叢之類線條比較雜亂的物體時,我是覺得裂像對焦屏會比較不受影響。小帽說他這台配上這支鏡頭在對焦到無限遠的時候疊影對焦區看起來還是無法重合,但實際拍攝是沒問題的,但那不是很嚴重的問題,反正我只是借來玩的,不是要用來拍什麼正經照片所以沒關係,而另外的理由就像我在20D的文章裡面說的那樣:放在網路上的縮圖照片不需要太過在意銳利度的問題。這種旁軸的觀景窗也不全然只有優點,像是當我如果要用左手在下托住鏡頭、右手在上鉤住快門的姿勢拍攝的話,很容易不小心擋到觀景窗;如果改成左右手都在下方抓著機身拍照時卻容易不小心遮到測距窗變得不能對焦,有時候還會被嚇到以為弄壞了人家貴重的機器呢。

M6的觀景窗不用我講,又大又明亮。用久了APS系統的小片幅造成的小倍率觀景窗再回到這種倍率大小的瞬間,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那種感覺,好棒(不過,手上的Pentax ME的0.98倍超大觀景窗才是目前的王者)。這次借的鏡頭剛好是對應到框線範圍比較寬廣的35/f2,所以拍照的感覺就跟其他固定鏡頭的日系RF或是定焦P&S相機都差不多,反正框框跟觀景窗範圍差不多,看到就拍就對了,如果是借到75mm或是90mm的鏡頭的話就必須要看中間取景範圍比較小的框線,而散漫如我的使用者大概就會老是忘記要看正確的框景而誤判取景範圍吧。

觀景窗內除了取景框線之外就只有兩個三角形作為曝光建議值的標示,不過「印象中」(抱歉,因為相機已經還很久了才開始寫這篇,所以僅能憑印象敘述)它的顯示方式讓我吃了不少苦頭。因為基本上M6是TTL測光(所謂的non-TTL是指閃燈並非TTL測光,而非內建測光系統不是TTL),所以當然是測量進入鏡頭的光量,但是RF由於不需要從透過攝物鏡頭觀景,所以也就不會有SLR的光圈開放連動桿,這意味著當你縮光圈時鏡頭就馬上把光圈葉片縮到使用者所設定的位置了,而這時進入鏡頭的光量也就減少了,當光量少到低於TTL測光頭感應的範圍時,內建測光錶就會完全不亮。反之,如果只是快門速度不夠,但現場光線還是足以讓測光頭反應的話,不管光量比建議值暗幾格,M6一律都只給你不足的燈號,至於不足多少?反正就是大於負二啦。如果講到這裡讀者大人們還是不明白,那我就換個講法:一開始我以為只要超過正負兩格太多時測光錶就會不亮,所以即使當時快門速度已經嚴重不足了我依然以為只有負兩格,結果就是拍出一堆嚴重曝光不足的片子。撇開這個問題,當你所選擇的曝光組合正好正負一格以內時,M6就會給你最精準的判斷——左右兩個三角形燈號會以無段的亮度變化來告訴使用者它覺得是過亮還是過暗多少。

在觀景窗的右邊,剛好在熱靴的下面就是閃燈同步插座,不過應該沒人會用,原因有二:一是M6本身就有熱靴了,二則是因為如果真的插了個插頭在那裡就會碰到我鼻樑。但我也沒看過徠卡公司把M型相機的閃燈同步插座放在別的地方過。不過有許多使用徠卡的使用者似乎都堅持不使用閃燈來拍照,所以對他們來說這大概也不是啥大不了的問題吧。

再更往右邊看些就是快門速度轉盤與過片桿,前者很普通,但是我個人覺得不夠好用,原因不外乎轉盤太小,也不夠高,所以即使它的摩擦係數不高卻也並不是那麼好撥動;而後者,也是很普通的快門鈕與過片桿同軸的設計,但是有個小小的設計有別於其他相機,那就是過片桿上的塑膠套並不是完全固定在過片桿上的,而是會左右搖動的,在實際使用上有什麼差別呢?這還蠻難用文字說明的,簡單的說就是在保持設計線條上的一致性的同時也能照顧到使用者的人體工學……吧。

機身的其他部份對我來說就不是那麼值得留意了,就快速帶過:首先,要翻開背蓋&拆開底蓋的底片裝填設計雖然會讓人一開始不是那麼習慣,但是其實很好裝,而且也可以減少誤觸快門簾的機會。啊對了,腳架孔與鏡頭非同軸這點其實習慣了一般數位相機的人我想都不會覺得是問題;其次,機身前方疑似機械SLR常見的self-timer其實是取景框線選擇桿,而且幾乎用不到——如果你不是用了內建框線不支援的鏡頭的話都會自動選到正確的框線;其三,M型相機的鏡頭是四刀插刀式,所以釋放鏡頭的轉動角度也比其他大多三刀插刀式的SLR鏡頭還要小,我都會怕轉一個不小心讓鏡頭掉下來;最後,是關於鏡頭,但並非光學成像方面(理由可以看前一篇寫EF-S鏡頭的),35/f2這顆鏡頭很小,但其實也沒有SLR上面那幾顆著名的Pancake那樣薄到沒地方塞對焦環跟光圈環,但徠卡還是為它設計了突出的對焦用撥桿。用過手動對焦鏡頭的人我想都知道,那就是對焦行程都很長,對焦環轉動超過九十度是很平常的事情,這也代表那塊撥桿不會一直都在捧著相機的左手這邊,而右手通常要抓著相機同時也要顧著快門鈕,所以我會覺得不如把那設計取消掉,讓對焦環回復成一個平整的圓環會更好操作些。

批評就到此為止了。說實在的,我整篇文章讚賞它的地方不多,但其實我用它拍照拍得很盡興,這種相機通常沈重的長鏡頭不多,而且背帶吊環大多設計在機身前方,所以比較不會有近代電子SLR那種下垂的問題(Konica的RF甚至還設計到裝上原廠的任何一支鏡頭都不會垂頭咧),平整的機背讓使用者在路上走走拍拍胸口也不會一直被突出的部份頂著,非常棒。不過畢竟是別人的寶貝,我也不敢太造次,借來也只拍了一卷(但其實拍了很久),以後真的要存錢買一台。

留言